白雲石+水泥砂漿(提供氫氣化鈉、鉀) -→ 氫氧鎂石+方解石+可溶性碳酸鹽,此反應具膨脹性,其進行的速率,視晶體大小及所生成方解石的濃度而定,當碳酸鹽中含有大約50%方解石,且顆粒小於40mm時,白雲石的分解速率最快,其中粘土所扮演的角色未知,也許它在白雲石分解過程中,造成碳酸鹽晶體格子結構的弱化,因而產生膨脹及內部破裂現象,導致石材產生吐黃、鈣粉、水斑、龜裂...等現象。
另一種說法是:白雲石的分解使得粘土暴露,使其處於一種特殊的活化狀態能與鹼金屬離子反應,形成一種回脹性粘土。然而,也可能是粘土扮演半滲透膜的角色,形成一種內含白雲石所分解形成的可溶性碳酸鹽的滲透性細胞,至於粘土的臨界含量,則視白雲石中碳酸鹽類的含量而定。